國立歷史博物館

計畫總說

臺灣的美,是自然,是人文,是藝術,而融會於生活。國立歷史博物館(下稱史博館)落實文化部「結合創生傳承與創新文化,深化社造與文化資產保存」之理念,執行「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」,本網站「史博『點』藏──邂逅臺灣之美」係子計畫「藏品GIS座標標定暨展示案」成果。

此次史博館點選典藏中表現臺灣風土、人文的攝影、繪畫作品百餘幅,期與觀眾邂逅臺灣藝術之美。每件作品,針對作品本身、作品所描繪的地點以及作者,撰寫易讀短文加以介紹,呈現透過藝術家之眼,所轉化出的藝術臺灣;為更進一步聯繫我們身處的土地,拉近藝術與我們的距離,網站亦結合地理座標、歷史地圖與實地現況照片呈現創作背景及地理環境的變化。

網站作品有多個瀏覽入口,可以依循喜好觀覽。除依據作品內容,分為「山光」、「水色」、「屋彩」、「人氣」四大主題,也可依地理位置分區瀏覽,或由「全作品地點」一覽選件地點分布。為增益作品背後的臺灣藝術文化史脈絡,另規劃有六篇深入淺出的介紹短文,分為攝影、繪畫兩大類各三篇:〈攝影收藏脈絡〉、〈史博製造〉概介這批作品的入藏背景,〈臺灣人文紀實攝影〉、〈描繪臺灣〉提供賞析的切入點,〈繪畫與實景〉、〈攝影與實景〉討論實景與創作的關係。

藉由網路形塑的虛擬空間,使用者能夠不受實際時空限制,透過載具觀賞藝術作品與瀏覽相關介紹,在史博館修館期間持續「接觸」藏品。也可利用「我的小收藏」功能,為自己策劃一個微型展,與文物建立個人化的連結,強化對於臺灣土地的認識、增進對於史博館藏品的興趣與感受。

典藏背景—攝影收藏脈絡

史博館攝影類作品典藏途徑,主要分為展覽後入藏,以及執行「臺灣歷史影像攝影典藏計畫」系統性入藏兩種。

展後入藏一類,以畫意攝影代表人物郎靜山的作品為大宗,於其數次回顧展、紀念展後,由郎氏及其家屬陸續捐贈百餘件攝影作品;以及耿殿棟個展後捐贈作品百餘件。此類收藏緣於展覽事件之發動,多仰賴攝影家及其家屬慷慨捐贈,也形塑了史博館攝影收藏的特殊價值。例如本次選錄的張鑽傳、蔡惠風作品,史博館即是國內公立單位中少數甚至唯一的收藏者,可作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補充資源,也是1950-1960年代臺灣街景與社會變遷的珍貴見證。

而史博館在2004-2005年執行「臺灣歷史影像攝影典藏計畫」,系統性地擴充攝影類典藏,並邀請攝影家莊靈協助擬定蒐藏計畫。雖然計畫因故未能完整執行,仍相當程度地充實了臺灣人文紀實攝影相關典藏;選件時亦以公立單位未有的收藏為主,在有限的資源內做最有意義的收藏。本次選錄的鄧南光、張才、李鳴鵰、湯思泮、鄭桑溪、徐清波、陳石岸、蔡高明、余如季、莊靈、黃永松、王信、張照堂、林柏樑等攝影家作品,即在此一時期入藏。

此外還有零星入藏個案,亦拓展了館藏攝影作品面向。至今(2020)年,史博館攝影類典藏近800件,占全館典藏品比例雖不高,但綜上所述,已頗有可觀之處。

典藏背景—史博製造

創立於1955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,是戰後臺灣所成立的第一座國家級博物館,扮演戰後國家的文化櫥窗,發揮主動創造的精神,積極發起藝文活動以凝聚向心力、回應重大時事;這些由當代藝術家響應的創作可謂「史博製造」,也多在事後納入典藏,記錄了史博館與臺灣歷史上的特殊時刻,反映史博館各階段不同的使命與角色。本次精選此一特殊脈絡的典藏10件,呈現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地景選題與描繪。

其中包括與民族精神及教育相關的主題,例如在蔣中正、蔣經國總統過世後,史博館曾於1976、1988年等數次舉辦陵寢寫生活動,邀請畫家前往慈湖、頭寮,描繪建築或周邊環境。畫作分別於兩蔣過世週年展出,反映了當時政治與藝文領域的互動方式。展後入藏的作品共計約百餘件,本次選出5件。

隨時間推演,關懷角度亦有所改變。2006年起,史博館辦理「臺灣自然與人文經典系列」計畫,結合傳承水墨、當代藝術與關懷斯土的用心。系列首先以「臺灣山水八景」為主題;邀請與史博館多有來往與淵源的臺灣水墨畫名家執筆,他們選出心目中的八景,賦予當代新詮釋,展現臺灣自然與人文之美;本次選出5件。之後更陸續發展了「臺灣動物八珍」、「臺灣民俗八節」、「臺灣名卉八品」等主題創作。

作品特色—臺灣人文紀實攝影

本次選錄攝影類作品的創作年份集中於1950-1970年代,最早為1935年、最晚近者為1992年拍攝的作品。由於選件重點之一為作品畫面有可辨認地理環境者,故多直接記錄了臺灣人文與歷史風景,呈現臺灣人文紀實攝影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。

戰後早期的攝影界美學傾向是由1953年復會、提倡畫意攝影的中國攝影學會所引導。其復會以來長期獲得官方資源挹注,舉辦各式展覽與攝影比賽,影響了創作者與大眾的觀影品味。

紀實攝影則以「三劍客」鄧南光、張才、李鳴鵰為奠基人物。然而戒嚴時期因法令限制,創作自由、公開發表管道均有所有限制,相關的攝影關懷宛如地下伏流。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,時逢臺灣外交挫敗,文化內省的倡議以及鄉土文學論戰的影響,藝術界興起鄉土寫實主義,促發了紀實攝影的高峰,藉由觀察臺灣的現實樣貌,找尋認同之依歸。不少深耕已久的攝影家更加集結,並發展為團體。

儘管本文將上述攝影家及其作品劃為「人文紀實攝影」,但他們絕非同質的存在,不同創作者所關注的「紀實」、「寫實」依然有所分別,應當重視這其中的多元與歧異。

作品特色—描繪臺灣

本次選有57組/件繪畫,包含33件水墨畫、11件版畫、6件油畫、6組/件水彩、1件膠彩,年代約坐落於1960年代至2000年。

臺灣地理環境特殊,獨立海島而有高山,以及亞熱帶氣候與植被。1950年代修建東西橫貫公路(中部橫貫公路),配合政策宣傳,觀光活動興起,畫家或慕名而來,或受邀前往,產生大量以橫貫公路為主題的水墨寫生作品,又以太魯閣一段為焦點,絕景逐漸為大眾所熟知。

戰後,投入於臺灣自然山水的書畫家,可以張穀年、傅狷夫為代表人物。張穀年上山下海尋訪名勝,傅狷夫開發「裂罅皴」、「點漬法」等水墨技法,奠定了水墨畫在臺灣的轉型趨向。還有長年任職於師大美術系的林玉山、張德文等人,將寫生觀念引入教學,個人創作亦多方嘗試。進入到校園講學的書畫家,影響深遠廣泛,結合個人思索,在傳統圖式之外,發展出臺灣水墨自有的文化與視野。而油畫、水彩、膠彩寫生,則來自於日治時期的現代美術教育,將戶外寫生的觀念帶入臺灣,畫家臨景寫生而以畫作保留曾經的見聞。1967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,與鄉土運動結合、交織。鄉土寫實運動自文學界擴散,以地方街景、民俗活動等題材入畫者增加。

臺灣版畫發源於民俗工藝,亦曾廣為報紙文宣等刊物運用。1970年代,廖修平旅外深造後返臺,引入新的技法與觀念,將臺灣版畫帶入新的階段。林智信一系列關於臺灣風土的作品,反映了結合現代版畫與臺灣在地色彩的創作潮流,並發展出個人特色。

與實景之關聯—攝影與實景

攝影,利用科學技術顯影物件,容易被認為是能客觀記錄真實的視覺訊息載體。但器材的操作者是人──在拍攝之時,甚至拍攝之前,已蘊含拍攝者的主觀取捨。攝影毋寧說是一種現實的再現與詮釋。

鏡頭景框的存在,就劃出了邊界。什麼樣的人事物得以進入框內,是攝影家的選擇。調整視角與構圖、設定快門或曝光度……,無一不是攝影家的「創作」,取材更能突顯攝影家的關照所在。儘管只拍下某一瞬間,在畫面之外,是攝影者的長期觀察與投入。要如何融入現場而不打擾被攝者,並避免流於獵奇或煽情,都考驗著攝影家自身的思辨。

媒材的特性也會左右視覺呈現效果。尤其使用底片拍攝者,不若數位相機能夠立即預覽,需要經過暗房加工。放大底片的沖洗技巧,底片材質的顆粒感、明暗對比……,讓攝影帶有工藝品的氣質。或是當代藝術家透過數位後製技術,打破虛實界線,創造更多樣的攝影作品。

本次選有攝影作品55件,部分選件的拍攝重點是人物以及他們與周圍景物的關係,當世代交替、生活方式改變,儘管地景仍存,本次實地調查的拍攝結果也與作品本身所呈現的內容、氣氛相去甚遠,比對出作品所保留的特殊時間記憶。

與實景之關聯—繪畫與實景

以實景為主題的繪畫,雖描繪實際人、物或景觀,但畫家不只是依樣畫葫蘆地描摹,涉及對於實景的取捨與詮釋,包含構圖、選用的技法。因而每一件作品都是特殊的存在,可能與實景很相似,也可能截然不同,具有別樣意趣。

而實際對景寫生時,除了視覺經驗,更擁有真切的身體感受。海濤聲響、海風的鹹味,或是山林間的朝露、飄渺的雲霧,又或是廟宇裡的裊裊香煙,仰賴各種感官加以體會,是寫生不同於參考資料作畫的地方。

在本次繪畫選件中占大宗的水墨畫,其特色有如描寫山石質地的「皴法」、散點透視等;後者使無法一眼望盡的景物皆能被放進同一繪畫平面之中,不拘束於實景的地理空間樣態。油畫則以其豐富的色彩稱著,臺灣前輩油畫家,受日治時期現代美術洗禮,或負笈東瀛、西方取經,吸收印象、野獸、立體、抽象等畫派、畫風形塑自我面貌。此外,本次擇選的版畫、水彩與膠彩,亦分別有不同的傳統與表現形式。這些經過畫家轉化過的風景,值得細細體會。